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陛下
關燈
小
中
大
原來太後帶她出來,是要面見皇帝陛下嗎?
卻不是宮殿不是朝堂,而是這禦花園深處,這般私隱的所在。
皇帝陛下揮了揮手屏退了身後一幹侍衛宮女,準了林鈺起身。
前面一座小亭,皇帝陛下上前一步,扶了太後緩緩走過去,把她安坐在亭中五角木凳上。
如今年號宣武,皇帝陛下也被稱作宣武帝。單看樣貌,果然神武。
傳言當年皇帝陛下做太子時,也曾經想統領十萬雄兵,征戰邊疆。不過當時肅王已經被丟去北境,梁王已經娶了一堆王妃耽於美色。身為輔國太子,身負重任。先帝當然不準。
林鈺跟在他們身後,在亭外站定。
“進來坐吧,”宣武帝已經坐在太後身邊的木凳上,擡手拎起小桌上的茶壺,給太後斟滿一杯,溫和道,“請母後帶林小姐過來,就是因為這裏不用拘束。”
林鈺屈膝施禮,抱著個木凳放得離桌案遠了些,淺淺坐下。
“朕說的對嗎?林小姐不是碰巧救起太子。”宣武帝見林鈺坐定,神情冷肅,開口道。
不是碰巧救起太子。
有兩個意思。一是事先知道太子可能有難,才去汴州提防。二是不知道有難,那刺殺便是林氏自導自演的,至於用意,可能是誣陷禁軍,也可能別有籌謀。
第二種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,卻不是沒有可能。
第一種雖然是事實,可是該如何回答呢。知道太子有難,怎麽知道的?難道你們一個商戶,消息探子已經遍布大弘,連宮城都不能避免嗎?
那顯然是找死的回答。
林鈺緩緩站起身準備回話,太後忍不住擡手虛按,“一切禮儀從簡,林小姐坐著答話吧。”
林鈺施禮答謝,坐下來道:“稟陛下,陛下說的對,小女的確不是碰巧救起太子。”
宣武帝眼中精光奕奕,凝神看向林鈺。
宣武帝這目光,猶如天空一條巨龍,在雲霧中俯視天下。
林鈺神情一凜,繼續道:“一開始,因為小女故鄉便在汴州,聽說黃河今年水位猛漲,小女因憂心故土,故而想去汴州府說動商戶齊心協力修築堤壩,才有了汴州一行。”
太後溫和地笑了笑,點點頭道:“林小姐所言不差,汴州百姓對林小姐你多有感激。聽說林氏還曾施粥於街市,令百姓不至於疲餓染病。”
林鈺神情謙恭,“林氏的銀子是朝廷給的,歸於百姓,也是應當。”
林氏的確因為接了西售的大量訂單,賺足了銀子。
太後含笑不語,林鈺又道:“後來汴州局勢不穩,林氏的護衛被汴州知府借用守城。所以那日禁軍脅迫太子離開時,護衛把這件事第一時間告訴了小女。這才有了崔世子同小女一起帶護衛幫忙的事情。崔世子是巧合之下由太後殿下同意衛護林氏的,林氏的護衛又是汴州知府借用的。所以這件事卻又不是巧合,是太子殿下乃真龍之子,冥冥之中自有神靈護佑。”
宣武帝神情稍安,轉頭看向太後道:“母後,這小娃伶牙俐齒,說的周全啊。”
太後一笑,拍了拍宣武帝的手背,“哀家早就說了,太子已經把詳情稟報,沒有必要再問。你偏偏要自己問問。”
宣武帝低頭稱是,卻又擡頭看著林鈺道:“汴州之事,朕和太後無緣親臨。依林小姐之見,司馬倫真如他自己招供的那樣,是要假意行刺太子,再救助立功,結果遇到你們,前功盡棄又被冤入大牢的嗎?”
原來司馬倫竟然是這麽招供的。
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了。
當別人都是傻的嗎?
林鈺似受驚般站起來,跪下道:“小女不敢妄議朝政。”
“好了,”太後佯怒道:“皇帝莫要嚇著她了,難不成忘記太子和左浣思的稟報了嗎?那司馬倫,可不只是要行刺太子,還做好了掘開黃河,灌入汴州的準備。真是其心可誅!”說著一拍幾案,倒是真的氣憤異常。
宣武帝勸慰道:“母後莫氣,朕只是覺得,不能只聽自家孩子的說法。”
“也不光是太子,”太後又道:“三司會審下來,禁軍內有關人等,也都問了個遍。的確有禁軍私下去換了守護黃河的府兵,不對,還殺了一名府兵。”
林鈺點了點頭,輕聲道:“稟太後,殺府兵的事,小女在汴州時的確聽說過。只是那殺了府兵的禁軍,也被人殺死了,無從對質。”
“卻不知是誰。”太後道。
殺掉那些禁軍的是蘇方回,卻是不能說。
說了,就要解釋為什麽他們就能斷定那些禁軍不懷好意。到時候魏青崖的那些信使暗探,便瞞不住了。
無論是誰,在皇室面前,都要一方面努力攀爬,一方面又不露出鋒芒。
林鈺搖了搖頭,“許是哪方義士。”
太後噗嗤笑了,“林小姐看來看了不少話本子。”
林鈺臉一紅,低下頭來。
太後又命林鈺起身坐下,才又扭頭對宣武帝道:“哀家知道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問這些是為什麽,大理寺和刑部的奏折,皇帝遲遲不批覆。無非是因為宮裏宮外多有攀扯,皇帝不相信司馬倫的鬼話,更難相信自己的家人,竟然能生出歹毒的心腸。”
林鈺心內一驚,低頭不語。
自己的家人,說的是怡貴妃吧。
司馬倫的夫人正是怡貴妃的表親姐妹,他出了事,懷疑到怡貴妃頭上,很自然。
從來奪嫡之爭,血濺朝堂。
這也是為什麽要借黃河洪水掩蓋刺殺太子這件事的原因。
只有天災,才能避嫌。
“母後。”宣武帝喚了太後一聲,提醒她有外人在場。
太後不以為然一笑,“林小姐已經不是小孩子,皇帝也給了她縣主的身份,太子信她,哀家便信她,沒什麽可避諱的。”
林鈺心中如化開了糖,又甜有暖。如果自己有一個奶奶,該是這種模樣。可惜她的奶奶還沒有見到孫女,便早早故去了。
她連忙站起來,屈膝施禮,準備謝恩後退出。
太後卻沒有準,只是又暖聲道:“哀家明白皇帝重情重義,二皇子也不能沒了娘親。”
“母後仁德。”宣德帝道。
“罷了,”太後站起身來,“如果她是聰明人,就只當這次是個警醒吧。”
宣德帝神情冷肅,但是眼中劃過一絲輕松,“多謝母後。”
太後繞過凳子拉住林鈺的手,“林小姐且陪哀家再逛逛,皇帝忙,哀家便不再叨擾了。”
林鈺點了點頭,跪地跟宣德帝叩首以退。
太後等著她施禮完畢,又親昵地拉著她的手逛進園子。
盛夏季節花多林密,走了不多時,太後便覺得疲累,坐上鳳輦。林鈺趁機告辭。
太後笑了笑準了,又趁內侍不註意,在鳳輦上探身過來,微頑皮道:“林小姐在汴州,有沒有見過皇室的其他人。”
林鈺神情微怔,一時間啞口。
“罷了,”她又回身笑起來,“許是哀家想多了,想多了好,要不然得罵他回來了也不知道看望哀家。不守孝道。”
鳳輦又起,林鈺整了整衣襟,跪地拜送。
不守孝道……
說的是肅王李律嗎?
是母子同心,太後知道他回來了。
還是只是肅王離開屬地的事,已經被宮廷知曉。
……
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卻不是宮殿不是朝堂,而是這禦花園深處,這般私隱的所在。
皇帝陛下揮了揮手屏退了身後一幹侍衛宮女,準了林鈺起身。
前面一座小亭,皇帝陛下上前一步,扶了太後緩緩走過去,把她安坐在亭中五角木凳上。
如今年號宣武,皇帝陛下也被稱作宣武帝。單看樣貌,果然神武。
傳言當年皇帝陛下做太子時,也曾經想統領十萬雄兵,征戰邊疆。不過當時肅王已經被丟去北境,梁王已經娶了一堆王妃耽於美色。身為輔國太子,身負重任。先帝當然不準。
林鈺跟在他們身後,在亭外站定。
“進來坐吧,”宣武帝已經坐在太後身邊的木凳上,擡手拎起小桌上的茶壺,給太後斟滿一杯,溫和道,“請母後帶林小姐過來,就是因為這裏不用拘束。”
林鈺屈膝施禮,抱著個木凳放得離桌案遠了些,淺淺坐下。
“朕說的對嗎?林小姐不是碰巧救起太子。”宣武帝見林鈺坐定,神情冷肅,開口道。
不是碰巧救起太子。
有兩個意思。一是事先知道太子可能有難,才去汴州提防。二是不知道有難,那刺殺便是林氏自導自演的,至於用意,可能是誣陷禁軍,也可能別有籌謀。
第二種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,卻不是沒有可能。
第一種雖然是事實,可是該如何回答呢。知道太子有難,怎麽知道的?難道你們一個商戶,消息探子已經遍布大弘,連宮城都不能避免嗎?
那顯然是找死的回答。
林鈺緩緩站起身準備回話,太後忍不住擡手虛按,“一切禮儀從簡,林小姐坐著答話吧。”
林鈺施禮答謝,坐下來道:“稟陛下,陛下說的對,小女的確不是碰巧救起太子。”
宣武帝眼中精光奕奕,凝神看向林鈺。
宣武帝這目光,猶如天空一條巨龍,在雲霧中俯視天下。
林鈺神情一凜,繼續道:“一開始,因為小女故鄉便在汴州,聽說黃河今年水位猛漲,小女因憂心故土,故而想去汴州府說動商戶齊心協力修築堤壩,才有了汴州一行。”
太後溫和地笑了笑,點點頭道:“林小姐所言不差,汴州百姓對林小姐你多有感激。聽說林氏還曾施粥於街市,令百姓不至於疲餓染病。”
林鈺神情謙恭,“林氏的銀子是朝廷給的,歸於百姓,也是應當。”
林氏的確因為接了西售的大量訂單,賺足了銀子。
太後含笑不語,林鈺又道:“後來汴州局勢不穩,林氏的護衛被汴州知府借用守城。所以那日禁軍脅迫太子離開時,護衛把這件事第一時間告訴了小女。這才有了崔世子同小女一起帶護衛幫忙的事情。崔世子是巧合之下由太後殿下同意衛護林氏的,林氏的護衛又是汴州知府借用的。所以這件事卻又不是巧合,是太子殿下乃真龍之子,冥冥之中自有神靈護佑。”
宣武帝神情稍安,轉頭看向太後道:“母後,這小娃伶牙俐齒,說的周全啊。”
太後一笑,拍了拍宣武帝的手背,“哀家早就說了,太子已經把詳情稟報,沒有必要再問。你偏偏要自己問問。”
宣武帝低頭稱是,卻又擡頭看著林鈺道:“汴州之事,朕和太後無緣親臨。依林小姐之見,司馬倫真如他自己招供的那樣,是要假意行刺太子,再救助立功,結果遇到你們,前功盡棄又被冤入大牢的嗎?”
原來司馬倫竟然是這麽招供的。
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了。
當別人都是傻的嗎?
林鈺似受驚般站起來,跪下道:“小女不敢妄議朝政。”
“好了,”太後佯怒道:“皇帝莫要嚇著她了,難不成忘記太子和左浣思的稟報了嗎?那司馬倫,可不只是要行刺太子,還做好了掘開黃河,灌入汴州的準備。真是其心可誅!”說著一拍幾案,倒是真的氣憤異常。
宣武帝勸慰道:“母後莫氣,朕只是覺得,不能只聽自家孩子的說法。”
“也不光是太子,”太後又道:“三司會審下來,禁軍內有關人等,也都問了個遍。的確有禁軍私下去換了守護黃河的府兵,不對,還殺了一名府兵。”
林鈺點了點頭,輕聲道:“稟太後,殺府兵的事,小女在汴州時的確聽說過。只是那殺了府兵的禁軍,也被人殺死了,無從對質。”
“卻不知是誰。”太後道。
殺掉那些禁軍的是蘇方回,卻是不能說。
說了,就要解釋為什麽他們就能斷定那些禁軍不懷好意。到時候魏青崖的那些信使暗探,便瞞不住了。
無論是誰,在皇室面前,都要一方面努力攀爬,一方面又不露出鋒芒。
林鈺搖了搖頭,“許是哪方義士。”
太後噗嗤笑了,“林小姐看來看了不少話本子。”
林鈺臉一紅,低下頭來。
太後又命林鈺起身坐下,才又扭頭對宣武帝道:“哀家知道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問這些是為什麽,大理寺和刑部的奏折,皇帝遲遲不批覆。無非是因為宮裏宮外多有攀扯,皇帝不相信司馬倫的鬼話,更難相信自己的家人,竟然能生出歹毒的心腸。”
林鈺心內一驚,低頭不語。
自己的家人,說的是怡貴妃吧。
司馬倫的夫人正是怡貴妃的表親姐妹,他出了事,懷疑到怡貴妃頭上,很自然。
從來奪嫡之爭,血濺朝堂。
這也是為什麽要借黃河洪水掩蓋刺殺太子這件事的原因。
只有天災,才能避嫌。
“母後。”宣武帝喚了太後一聲,提醒她有外人在場。
太後不以為然一笑,“林小姐已經不是小孩子,皇帝也給了她縣主的身份,太子信她,哀家便信她,沒什麽可避諱的。”
林鈺心中如化開了糖,又甜有暖。如果自己有一個奶奶,該是這種模樣。可惜她的奶奶還沒有見到孫女,便早早故去了。
她連忙站起來,屈膝施禮,準備謝恩後退出。
太後卻沒有準,只是又暖聲道:“哀家明白皇帝重情重義,二皇子也不能沒了娘親。”
“母後仁德。”宣德帝道。
“罷了,”太後站起身來,“如果她是聰明人,就只當這次是個警醒吧。”
宣德帝神情冷肅,但是眼中劃過一絲輕松,“多謝母後。”
太後繞過凳子拉住林鈺的手,“林小姐且陪哀家再逛逛,皇帝忙,哀家便不再叨擾了。”
林鈺點了點頭,跪地跟宣德帝叩首以退。
太後等著她施禮完畢,又親昵地拉著她的手逛進園子。
盛夏季節花多林密,走了不多時,太後便覺得疲累,坐上鳳輦。林鈺趁機告辭。
太後笑了笑準了,又趁內侍不註意,在鳳輦上探身過來,微頑皮道:“林小姐在汴州,有沒有見過皇室的其他人。”
林鈺神情微怔,一時間啞口。
“罷了,”她又回身笑起來,“許是哀家想多了,想多了好,要不然得罵他回來了也不知道看望哀家。不守孝道。”
鳳輦又起,林鈺整了整衣襟,跪地拜送。
不守孝道……
說的是肅王李律嗎?
是母子同心,太後知道他回來了。
還是只是肅王離開屬地的事,已經被宮廷知曉。
……
……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